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人物特写 > 正文
    购物车
    0

    靖远县民俗

    信息发布者:侯晓淳
    2017-05-10 14:12:37   转载

    靖远是一个通过移民而得到开发的地方,人们的生活习俗经历了一个不断融合演变的过程。移居这里的人们为适应新的生存环境,选择居住地点以出行方便、避风御寒、接近水源等为主要考虑因素,慢慢形成了不同类别的人口聚居点,从境内许多小地方的命名即可略见一斑。人们历来多选择以城、堡、湾、滩、水、井、泉、梁、岘、塬、沟、墩、铺、川、坪、寺为聚集点,如古城、裴家堡、东湾、糜滩、大营水、刘家井、红柳泉、砂梁、曹岘、三场塬、烟洞沟、十里墩、二十里铺、吴家川、五大坪、刘家寺等等。在这些聚集点中,有的以同族为核心,有的为历代军屯点,有的以地形地貌等命名。此外,由于这里曾为边陲地带,人们集中一处而居,和防御外敌入侵也有直接关系。住所的形式有堡子、楼房、土房、高房子、土窑洞、箍窑、棚道、卧铺子等。
        堡子是用土夯筑而成的小型城池,高墙厚壁,多为军事守望据点,或作为军政合一的建制单位。乱世年间,一些特别富有的家庭,为了安全修筑一座堡子全家居住。也有多户人家集资共筑一座堡子,遇有变乱即移居其中避难。目前散见于境内各处的堡子遗址,即为此类建筑。
        1949年以前,农村居民普遍生活贫困,山区民居多以土窑洞为主。城区以及沿河两岸川塬地带因不具备挖窑居住的条件,多住简易平房或土箍窑,极少数富裕人家建造有宽敞的院落式住房。
        土窑洞,即二阴高寒地带或干旱山区的老百姓,依据自然地形条件,选择高大的黄土山体,削成平齐的断面,并在其中挖窑洞居住。窑洞一般深达4~6米,正面开设门窗。民国9年(1920年)发生大地震,境内住窑洞者居多,人口伤亡极其惨重,已不再建造。
        箍窑,即为用土坯箍成的下为方形上呈半圆形状的窑洞,又称为箍窑洞。箍窑大多横着修筑,门开在正中,长为6~9米,进深2~3米。在过去贫困的年代里,箍窑不失为贫寒人家的好住处,如今不再建造。
        石窑,或称窨子,多分布在东湾至北湾一带的黄河沿岸,于两岸陡立的峭壁上凿石开洞,口小内大,有的还雕有各种花纹,其中设有石磨、石碾、水缸、炊灶等生活用具。这与境内偏远山沟土山中存留的窨子一样,曾经成为人们躲避战乱灾难的藏身逃命之所,今残迹犹存。
        简易土房,是一种土建的简陋住房,数间小房子连成一排,墙壁屋顶皆用草泥土坯,构造极其简单,空间稍大,安全性差,多为人口较多、生活贫困的家庭所建,现今生活较为困难的农村以及灌区移民初期移居时仍在建造。
        棚道,是以土基作墙,架设简单梁椽,以草泥抹顶。过去常作为临时搭建的住所,现今多用于圈养牲畜及米面加工用的小作坊。
        卧铺子,以木料作支架,可以移动,多用于农户看守田园的临时居所。
        自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群众生活逐渐富裕,农户住宅状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农家新居多为传统的院落式建筑一般修建北房七间,中间三间为主房,俗称上房,为年长者居住或作为客厅,两边各两间稍低,俗称耳房,又称“二鬼抬轿”。东面修建厨房三间,房屋有土木结构与砖木结构之分,四周院墙相连,围成一座院落。这种院落结构的住宅,在靖远城镇及农村极为普遍,约占全县民居的一半以上。
        近些年来,典型的院落式房屋建筑日臻完善,以往主次分明的外观结构逐渐被淘汰,取而代之以高档次的房屋建筑设计。普遍追求宽敞大方,住房美观适用成为新的时尚,诸如四面柱式出檐上房、虎抱头上房、大门窗飞檐上房、砖混结构的平板一层楼房等越来越多,少数人家开始建造封闭极为讲究的住房。农村富裕人家,建造钢筋水泥新式二层楼房者也日益增多,城镇居民有三分之二住进了楼房,楼房的建筑面积越来越大,一般为80~150平方米。随着地方经济的不断发展,民众的居住条件正在逐步得到改善。


    饮食


        在靖远农村,人们保持着一日三餐的习惯,清晨起来先劳动两个多小时,于九点钟左右吃早饭,一般以黄米或白米糁饭、炒菜为主,在一日中最为重要。午饭在下午一点钟就餐,冷季吃蒸馍,暖季吃凉粉、凉面。太阳落山时吃晚饭,多为煮面食。城镇居民一日三餐,早晨吃早点,一般简单量少,中午米饭、炒菜,晚上也多以煮面食为主。
        食品主食类以大米、黄米、小麦面粉为主,间以少量杂粮。蒸食类有蒸馍、花卷、月饼、马蹄子、包子、发糕等,烙饼以锅盔为主,加以油馍、摊饼。煮食最多最普遍,各类面食、水饺等都以煮食为主,油炸类以油饼、油条、麻花为主。
        副食原料主要为各类蔬菜以及肉蛋等,分为热炒与凉拌两种。贫困山区农民,仍以素菜为主,平时很少吃肉。城镇居民,则以大米饭、炒菜为主。冬令时节,大白菜缸腌酸菜仍普遍食用,将辣子、西红柿、韭菜等混合在一起腌制的咸菜,也是本地人喜爱的菜食之一。春节前后,多做酸菜炒肉片、糁饭,味道纯真,十分可口,是当地老百姓最喜爱的食物。
        每逢婚丧嫁娶等大事,俗称“过事情”,皆邀请亲朋好友参加,摆设宴席款待来宾。婚嫁食谱,在过去盛行八个碗、十全、十三花等名目,如今更为丰盛,一般都做以鱼肉、鸡肉、牛肉、肘子肉等肉食为主的十三碟炒菜。高档豪华的宴席还有海参、鱿鱼等名菜,配以凉拌菜类和白酒之类。丧葬菜肴则较为俭约,一般均为含有红烧肉、炸丸子、千刀酥、炒菜之类的大杂烩,过去只限每人一碗,如今不限数量,饱餐为宜。
        野生菜类如苦苣、野韭菜、野葱、灰条、苜宿,以及地软软、头发菜、蘑菇等野生菌类,农村居民根据季节采食较多。近些年由于大力发展蔬菜种植,日光温室反季节蔬菜上市,各类蔬菜常年供应市场,四季尝鲜,食用野生菜只是品尝而已,不再大量采集。


    服饰


        20世纪50年代以前,由于贫富差距,民众着装差异很大。生活条件极贫困者,衣服夏以蔽体,冬以御寒,油污补丁,无式无样。普通百姓,春秋以大腰裤短褂为主,夏穿汗衫、短裤,多为自制粗布服装,冬着大襟棉衣,俗称 “裹肚子”,天气寒冷时穿羊皮袄。夏戴瓜皮小帽或头裹毛巾,冬戴毡帽、棉帽。富户人家以上等布料绸缎为主,春秋穿长袍短褂、内衬外套,冬着二毛裘衣。夏天头顶灰绒礼帽,冬天戴平顶黑绒帽。一些大中专学生、职员身着中山装,男子穿自制圆口平底布鞋,年轻妇女穿绣花鞋。
        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着装发生巨大变化。盛行男人身穿中山装,青年男子留分头,上衣口袋挂钢笔以显示为读书者或有文化之人。青年妇女着装,有“胶皮鞋、洋袜子、剪发头搭胛子”的时兴民谣。60年代后,男女服装皆向轻便短衣转化,有中山装、军便服、列宁服、工人服、学生服、青年服等名号。布鞋有方口、八眼、牛眼窝等式样,还有机制运动鞋、解放鞋、皮鞋等。帽子有解放军帽、鸭舌帽、棉绒帽等,农村妇女长时间讲究包头巾。
        到了80年代以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很快提高,人们的穿着习惯不断发展演变,讲究舒适大方、潇洒气派,追求艳丽美观、雍容华贵。夏季服装有长短袖衬衫、筒裤、健美裤、短裙、超短裙,以及西装、T恤衫、牛仔服等,冬天有棉绒呢大衣、风雪大衣、羽绒服,以及各类毛衣、皮夹克罩衫等,鞋有中高跟皮鞋,各类凉鞋、布鞋、棉鞋、运动鞋、旅游鞋等,服装名类繁多、色彩纷呈。


    丧葬礼俗


        自古至今,丧葬的礼规习俗衍生繁杂,沿袭不衰。有关靖远民间的丧葬礼俗,其大致情形简要记述如下:
    一是丧之礼俗,分为临终、守铺、居丧、戴孝、接三、家祭等几个程式。
        临终  依据古制,死者男称正寝,女称内寝。人死之后,随即套衫穿寿衣,停放亡灵,俗称“落草”。还要搭设灵堂,置办棺材、纸货等亡者所用之物。棺材又称寿材,有大小材、连身转及金匣,纸货有童男童女、牲口马匹、鹿鹤碑、金银斗、花圈、花篮等。
        守铺  自死者亡故至入殓期间,亲属必须守候死者铺侧,以示服孝。期间,亡者遗体置于堂屋正中,前有帷帘遮掩。停放遗体的房子称作丧铺,遗体前安放一张桌子,悬挂白帐,桌上摆放供品、香炉、烛台和长明灯等,在没有收殓之前,这盏长明灯不管白天晚上都要有人看守,不能让它熄灭。为防止遗体变腐,传统保护法为采取敷冰块等降温措施,近些年来,由于采用了电脑全自动控制的豪华水晶棺盛殓,对死者的遗体不再做传统的“卸火”处理。
        居丧  在此期间,死者亲属须脱冠踏履,身穿素服,妇女则去掉装饰品。禁止外出会友、参与娱乐等社交活动。
        戴孝  死者亲属穿戴不同的孝服,男女有别。死者的长子、长孙身穿扎有麻绳的白色长衫孝衣,头戴白布做成的孝帽,俗称披麻戴孝。玄孙除戴孝帽外,还红绿附身。其余子、侄、儿媳亦穿戴孝服,其他亲属,则只戴孝帽。
        接三  死者亡故第三天,亲朋前去祭奠,荐以三献之类祭品。
        家祭  死者家属择日举行家祭,出纸放告,向亲友送讣告,报告亡者的丧期、葬期有关事项,请姑舅即娘家人(男为舅家,女为娘家),亲朋吊丧,女婿、外甥送铭旌、献羊等。家祭之日举行吊唁仪式,请姑舅当众向死者子女训话,并给孝子披麻带孝、赐丧棒。有功名的人家还要请礼宾,行祭祀。如今,家祭活动日益革新,除传统的领羊、游铭旌等,主要为揭碑仪式,请有功名的读书人书写碑文,做成纸碑,与死者遗像安放院内供桌之上,敬献果茶,奠酒,上香,烧纸,焚黄。参加揭碑仪式的礼宾就位,披红挂花,然后鸣炮奏乐。主持人简要介绍葬礼情况,接着请礼宾两人揭碑,然后由碑文的撰写者或他人宣读碑文,其余礼宾垂手侍立两旁。其后,由孝子跪读祭文,并致答谢辞。礼毕后,礼宾退位,孝子致哀。晚间举行家祭与饯灵活动,向死者遗体告别,献上家馔果酒,关闭灵堂门窗并熄灯,行幽食礼,直至深夜。
        靖远北部地区的丧事活动时间长,仪式较为隆重。开吊至少为两天,更长的有小三元,最长最复杂的是大三元。小三元开吊时间为整三天破五天,大三元开吊时间为整五天破七天,如此长的时间里,主要是为死者做法事念经,超度亡灵。
        二是葬之礼俗,分为择茔、安葬、修陵园、做旬等程式。
        择茔  即寻找并选择确定坟茔的位置。死者亡故之后,要请风水先生(俗称阴阳、高工等),除选择安葬的时间外,主要的活动在于踏山盘水,卜选吉地安葬死者。
        安葬  出殡是安葬过程中的隆重活动,在安葬之日的清晨进行。靖远老百姓讲究对死者高抬深埋,送葬的人要多,棺材被众人抬着走的路程要长,过去大多由人力一直抬至墓地,现在改用车辆运送。送葬的车辆为数很多,高达数十两,一路浩浩荡荡,气势非凡。到达坟地后,要抬着灵柩围绕墓穴跑一圈,这叫做“抢茔”,然后放下灵柩,按选定的时辰安葬,安葬时鼓乐、鞭炮齐鸣,孝子们更是哭得痛不欲生。棺材放入墓穴后,要由风水先生分内外经。掩埋前,须请娘家人先动三掀土,接着再由他人掩埋。安葬完毕众人返回,进门前先用清水洗手洗脸,表示洗尽与死者的一切关系,有的地方在水盆里放一把刀,喻意着与死者一刀两断。
        修陵园  在墓地造墓冢,树墓碑、墓耳、印头,设墓桌、竖石狮等。
        做旬  死者安葬后,其亲属每七日到墓地祭奠一次,称为做旬。一般分为七旬,七天为一个旬期,也叫“七期”。头期,每晚送水火,点坟灯,孝子守墓伴睡。五期,祭奠仪式在次日凌晨时分进行,死者的儿女全部参加。七期,又称“尽七”,死者的所有亲属来到坟地,为其举行做旬的最后一个祭奠仪式。
        死者安葬后,其亲属要守孝三年时间,以表示对逝去亲人的长久怀念之情。守孝期间,禁止死者亲属举行婚礼、修缮房屋等一切重大活动,也忌讳随便走亲访友。三年到期后,施行换孝礼节,一切禁俗方才解除。随着时代的进步,丧俗也在变革之中,古老的礼俗逐渐被时尚的文明方式所取代。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