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村落街道 > 正文
    购物车
    0

    在这里,每辆车咋都带着“铁口罩”?难道是为了防止路上被打劫?

    信息发布者:侯晓淳
    2017-05-11 10:53:51   转载

    好比国内的各种微面和日本琳琅满目的K车,初到澳洲,最吸睛的除了福特Falcon和霍顿Commodore两款头号澳村土特产轿车外,还有各种在车头装了大保险杠的车子。这种保险杠一般被叫作Bull Bar,或者Push Bumper。


    但这种叫法多少失去了地方特色,因此它在澳还被称为Roo Bar,没错,这个“Roo”指的就是Kangaroo,即袋鼠。


    1土澳大杠最常见于各种皮卡和越野车

     

    ▲ 丰田Prado


    ▲ 大众Amarok

     

    ▲ 长城X200(澳大利亚名称)


    ▲ 福田Tunland


    如果你以为就只有这些能够攀山涉水的硬派车子才会装这些大杠,那你就大错特错了。

     

    ▲ 三菱ASX


    ▲ 丰田Coaster

     

     ▲ 丰田Hiace

     

    ▲ 霍顿Commodore


    ▲ 福特Falcon


    ▲ 丰田Camry


    没错,就连小轿车和看起来弱不禁风的城市SUV都有为其度身定做的大杠。不夸张的说,有一半以上在澳销售的车型,可以买到对应的土澳大杠。


    土澳大杠主要分为整体式和简易式。

     


    ▎整体式:整个原车保险杠或挡泥板换成一体式的大杠(如上图的霍顿Commodore),这一种或许需要给灯具留位;


    ▎简易式:轻型杠,在原车保险杠的基础上再加个保险杠(如上图的丰田Camry),一般是简易的框架式。


    大杠通常由不锈钢或铝管焊接而成;比较新的款会有聚碳酸酯和聚乙烯材料,或与钢管搭配使用。经常在市区游走的车主更多会选择后者。


    有些车企更是专门为澳洲市场推出了原装大杠的选装件。

     

    ▲ 霍顿Colorado


    ▲ 丰田Land Cruiser 70


    2土澳大杠的历史,还得从重型卡车讲起


    澳洲大陆地广人稀,城市普遍分部在沿海地区。而铁路建设费用高昂,所以铺设铁路的地区仅限于部分沿海区域。但解决货物输送的难题,只能依靠横跨内陆的公路运输。所以在澳洲,公路列车(Road Train)就被发明了出来,真是拿卡车当火车用。


    这些公路列车一般是运输铅锌矿山矿石和石油的车辆,大多只被允许在车辆稀少的澳洲内陆地区行驶。

     

    ▲ 常见的澳洲公路列车分级,最常见的是3挂车的G级


    ▲ G级


    ▲ H级



    这辆来自布里斯班市的MACK卡车的世界最长公路列车,创造了新的吉尼斯世界纪录,全车共有112辆挂车,总长1474米。想想十里长安街,单是这辆卡车开上去,就已经占据了长安街一半的长度……

     


    像图中这些一望无际的双车道道路,看上去跟国内的乡村省道无异,但这在澳洲已经是高速公路了。所以普遍都是限速110km/h,靠近城镇限速变为70km/h至90km/h,施工路段则是60km/h。想想这种双相两车道在国内是限速多少吧。


    也正如前文所说,澳洲地广人稀、幅员辽阔,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距离随随便便就是几百甚至上千公里的距离。在这之间便是连电话信号都没有、想找个洗手间都难的荒无人烟的广袤平原与丘陵。


    想象一下,此时是夜晚,您是一名澳洲公路列车司机,开着一辆崭新的沃尔沃FH卡车。你的任务就是把三挂车的原油从内陆运输到沿海城市附近。你正想着一鼓作气把剩下的几百公里完成。


    然后,在你的面前,突然蹦出了一只……过马路的袋鼠……



     此刻,刹车已经来不及了。


    由于开重型卡车有个大原则:让速不让道。于是,你不得不笔直地装上了这只可怜的袋鼠……然后你下车查看,除了死无全尸的袋鼠,你昂贵的原厂车灯和中冷器都撞坏了,黑灯瞎火的,你也不清楚前桥有没有损坏。你不得不等待天亮来检修……


    上面这一段并不是胡诌的,而是土澳长途公路列车司机的日常。据统计,在澳洲被撞动物最多的就是澳大利亚的国宝——袋鼠,占据超过60%;其次是狗子,占据12%。


    这就是澳洲大杠被叫作Roo Bar的原因……


    澳大利亚公路列车一般行驶于人烟稀少的地区,路边也没有防护网等设施,经常会有动物单独或成群结队进入公路的情况。


      

    正因为撞动物事故的高发率,上个世纪70年代初,司机们开始为他们的卡车装上了自制的防护杠。就算是撞到了树木、动物、石头,也不会对车辆造成太大的影响。


    进过几十年的演变,土澳大杠变成了今天的模样。


    经常在乡村地区游走的车辆,甚至还会在挡风玻璃下放和进气格栅前安装防护网。


    虽然车子丑得和生化危机里的战车一样,但起码车子损坏程度和维修费用是大大降低了。


    而且就算撞死了袋鼠好、喜羊羊好、维尼熊也好还是波杰克马都好,基本都不用负责任。除非是撞死了人。所以那些经常跑乡村地区的卡车司机都特别喜欢土澳大杠,100辆卡车中起码有95辆装有土澳大杠。

     


    你永远也不会知道在神奇的澳村大陆你会撞上什么……


    3中国的“宁夏大杠”


    值得一提的是国内的“宁夏大杠”。也是为了降低事故后对车子的受损程度与维修的费用,只不过比土澳大杠要更丑、看上去也更暴力。


    上个世纪90年代,国产卡车的最高速度开始突破100km/h。但我国国情与发达国家有一定差距,道路建设无法满足当时的车辆高速行驶条件,严重交通事故事故频发。于是,宁夏回族自治区的人民想到了澳洲卡车,便开始仿制土澳大杠,捣鼓出了著名的宁夏大杠。

     


    确实,这些宁夏大杠是降低了不少维修费用以及卡车司机的伤亡率,也就是说被动安全性有所提高,但会严重提高对事故中弱势车辆以及行人的伤害程度。


    澳洲的卡车大多数是跑在人迹罕至的乡村道路,而国内的卡车则更多是在车水马龙的高速公路以及国道、省道上,如果带宁夏大杠的卡车出了事故,后果可能会一发不可收拾。对比中国,大杠更符合澳大利亚的国情。



    4土澳大杠也有标准


    随着汽车性能的提高与人们对玩乐的追求,更多汽车开进了乡村地区。所以土澳大杠这种简单粗暴好用的物件一时洛阳纸贵,很快地传播到了澳村大大小小的角落里。就连私家车都开始装上了土澳大杠。


    但他们所安装的大杠大部分都是自制或小作坊出品,质量往往得不到保障。1975年,来自墨尔本的探险家Anthony Ronald Brown汲取多年深入内陆的经验,研发出卡车司机与越野爱好者等待多年的一系列较为高品质、耐用的越野装备,其中就包括新型的大杠。



    他自己的ARB公司也正式创立,现已成为澳大利亚最大的越野车配件制造商和经销商。

     

    到处都是土澳大杠,所以宁夏大杠会出现的安全隐患澳洲政府也想到了。


    于是在2002年,澳洲政府专门为土澳大杠及其制作要求制定了标准——AS4876.1-2002,俗称ADRs(The Australian Design Rule)。此规定适用于从1988年7月生产至今的所有车辆。澳大利亚的制造商必须按照此标准来制造大杠。


    在大部分州,驾驶安装了不符合此规定的土澳大杠的车也是违法的。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到点开文末链接看完整版的AS4876.1-2002标准。

     

     ▲ 装有ARB大杠的福特Ranger进行ANCAP碰撞测试


    ▲ 左边是符合标准,右边是不符合标准


    简单总结一下这个标准就是:


    ▎制作方面,大杠不准有尖角、毛刺、锋利的边缘,投射角要符合规定、大杠正面边缘的半径不得小于5mm、不允许开放式框架的大杠等;


    ▎设计方面,按车辆用途分成城市用途、乡村用途和重型车辆,标准也各不相同;


    ▎此标准还对车辆灯光、对安全气囊的作用、车内视野等方面提出了要求,并强制生产厂家在其产品上粘贴简单易读的产品规格标签。


    总的来说,这些措施都是为了最大限度保护行人与动物。

     

     

    ▲ 像图中这辆HSV霍顿Maloo R8 UTE所安装的土澳大杠明显是不符合标准的


    ▲ 这个也是




       

    上面几种都不可以……什么?世界末日?世界末日也要按照基本法。


    最后来聊一聊还有一种人群也很喜欢用大杠,他们就是……


    警察蜀黍们。

     

    ▲ 西澳州警方的霍顿Rodeo警车(对,就是换标的五十铃D-Max)


    ▲ 最爱大杠的还是美国的sheriff们啊


    对于警察,这种大杠除了可以将故障车辆推离道路之外,最重要的是可以很好地为警察叔叔实施PIT车辆拦截策略(The Precision Immobilization Technique)提供重要的帮助以及降低事后维修费用。


    何为PIT策略?也就是警察用车头去撞击嫌犯车辆后方,造成被追击车辆打滑失控的策略。想必大家也经常在好莱坞大片中领略过。


      ▲ 美国警方PIT策略


    车聚小结


    作为蒸汽朋克时代遗留下来的暴力美学产物,土澳大杠旺盛的生命力一方面源于特殊的国情;另一方面,可见大杠文化已经深深植根于澳洲“袋鼠大叔”们的心。简单暴力好用,不正与澳洲文化有着一定的契合吗?真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啊!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