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活动图片 > 正文
    购物车
    0

    养驴业的机遇来了!不看会后悔

    信息发布者:侯晓淳
    2017-05-13 21:13:12   转载
     1 驴产业发展现状


    1
    驴存栏量持续下降

    从1998年的944万头到2014的542万头,每年下降频率为2.91%。

    2

    养殖组织能力差

    以农户散养为主,中小规模育肥蜂拥而起

    3
    驴产品结构单一

    驴皮供不应求,价格攀升,驴肉产品单一,驴肉滞销

    4
    三产融合现雏形

    进入产业的人越来越多,更多的交流和学习,促进了驴产业的发展。已形成产业雏形

    (一)存栏量下降较快,品种退化严重

    根据农业部和国家统计局数据,我国驴主要分布在新疆南部、甘肃东部、内蒙古东部、辽宁西部等地区殖。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驴的饲养量波动较大,1954年最大饲养量曾高达1270.1万头,1962年最低为645.4万头,1978年之后持续回升,到1989年达到1113.6万头,之后又逐年下降,2000年我国驴存栏量920.93万头,2014年,我国驴的存栏总量已锐减到582万头,年减少约30万头,2015年进一步减少到542万头。

    驴皮是制作中药大品种阿胶的唯一原料,随着驴存栏量的减少,驴皮的市场供应量也急剧减少,从2006年到2015年,驴皮价格上涨20倍,阿胶价格上涨15倍。

    全国阿胶生产企业日渐增多,2014年全国23个省份67家企业生产含阿胶的药品总计105个,全国13个省份81家企业生产含阿胶的保健食品总计146个,2015年产品近200个。国内外市场对阿胶的需求量在2000年约为300t,2002年增至1100t,以后逐年攀升,2014 年需求量达5000t以上,实际需要驴皮400万张。缺口逐年加大。目前存栏量可正常提供驴皮不足需求 50%, 即我国驴存栏量达到1100万头以上才能供求平衡。


    (二)养殖组织能力差

    1

    各地无明显的龙头企业

    2

    养殖模式亟待固化

    3

    养殖技术不成熟

    4

    养殖管理水平一般

    5

    融资平台未搭建




    (三)驴产品结构单一,亟待综合开发

    1、驴肉价格近几年逐步提高。

    2015年纯鲜驴肉单价56~62元 /Kg,经过加工后的驴肉单价到140~300元/Kg 不等。目前,从事驴肉产品加工的企业近500家。驴肉消费目前主要以驴肉火烧、驴肉火锅、酱驴肉等传统菜品为主;对传统文化进行挖掘,在此基础上推出具有地方特色驴肉熟食制品,通过商超和电商进行销售;另外就是对驴肉产品进行升级开发,走高端路线。2006~2015年,活驴价格和驴肉价格上涨 3倍,同期驴皮价格上涨20倍,毛驴存栏量不断下降,说明一是养驴缺乏比较效益,二是只靠驴皮涨价不能实现驴产业持续发展。驴肉及其他产品价值仍需进一步挖掘。


    2、驴奶等活体开发产品市场正在起步

    意大利卡梅里诺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研究证明:驴奶营养成分比例接近人乳的99%,是母乳的最佳替代品。驴奶是理想的高端保健奶。

    驴奶产量低,奶驴泌乳期约150天,整个哺乳期的平均产奶量为每天 1.2~2.0 kg,年产奶量180~300kg。2006年新鲜驴奶收购价格10元/kg,市场零售价40元/kg,2015年新鲜驴奶收购价格30元/kg,新疆地区市场零售价80~150元/kg。深加工后的冻干驴奶粉达到4000元/kg。

    (四)驴产业发展尚在萌芽阶段
    1

    品种混杂

    2

    受孕率低

    3

    缺乏营养标准

    4

    缺乏标准化饲养管理

    5

    产品加工单一,附加值有待提高

    6

    专业人才缺乏

    7

    驴肉产品未进入“菜篮子”







    2

    驴产业发展的机会与挑战


    (一)根据我国现阶段毛驴的分布、各地经济水平及发展趋势、地方政策和养驴效益,驴产业有如下问题需要解决。

    1、随着经济发展,散养还会减少,但是规模化养殖发展速度暂时不能弥补散养下降速度,对驴皮缺口仍将扩大。毛驴数量持续下滑已经引起国家相关部门的注意,2015年,辽宁、吉林、内蒙、宁夏、河南、山东、陕西、甘肃等省份部分地区政府将养驴业作为特色产业予以扶持,给予一定补贴;中国畜牧业协会驴业分会正式成立,地方协会正在酝酿;社会资本开始进入此行业;国际上主要产驴国家也在关注中国的需求。由于基础母驴少,近期驴价上涨。

           2、 驴皮价格提高传导到农民养殖户的效益对促进养殖户积极性不足,应加强对驴肉、奶及其他生物制品高端市场的开发和对中间环节控制。

          3、 驴存栏量增加带动驴肉产出增加,驴肉价格与其他畜种比还有上升空间,做好驴肉加工销售是关键。

          4、除阿胶外,整个驴产业各链条环节还较粗放,有很大的潜力可挖掘,这是提高驴产业链效益的基础。

            5、 只有企业、政府、养殖户、中介、金融机构等几方面做好互动,形成企业带动、政府发动、农民行动的局面,最终落实到农民养殖行动上。

          6、争取国家支持政策。政府政策可以起到示范引导作用,但最终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市场。


    (二)提出制定驴产业规划布局,发展战略及保障措施, 以促进驴产业稳步、健康、可持续发展


         1. 我国驴产业的定位和指导思想

    我国要用世界7%的耕地和5%的内陆水资源养活全世界20%的人口,政府近段时间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驴产业是供给中的短板。我国驴产业的发展要坚持科技为先导的科学发展观,按照“生产的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和市场化”的指导思想,加强养殖环节的标准化和规模化建设。


          2. 驴产业发展目标和任务

          驴产业近期发展任务是抑制下滑势头,实现驴数量由负转正后保持持续增长,到2025年,驴产业发展的基础进一步夯实,优质高效的驴产业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3. 产业布局

          对于主产区主要是加强产业的升级,发挥驴产业发展的示范带头作用。在后发展地区利用后发优势发展规模养殖,重点为养殖户提供相关信息服务,引导养殖户科学决策。在规划布局时要考虑饲养生产区和消费区、肉驴生产区和奶驴生产区相互重合和相互独立。


          4. 驴产业发展战略制定及实施保障

          驴产业可持续发展是畜牧业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各种战略的制定和选择时要遵循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为根本出发点的原则;因地制宜、分区分类发展的原则;传统和现代养殖兼顾、统筹发展的原则;国内市场为主的原则;科技为支撑、市场为导向的原则。要实现驴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在科技、人才、资金、社会化服务和产业政策等方面提供坚实的保障。

          (1)搞好育种是基础。种驴是驴产业技术中最关键的基础性的一项技术,要建立驴种资源开发体系。我国驴遗传资源丰富,有关中驴、德州驴、新疆驴、西南驴等10个品种(中国马驴品种志,1987),是我国珍贵的驴种资源。着力进行品种选育与登记、资源开发与保护的有机结合,根据利用方向分类管理。针对市场需求和品种资源现状,运用现代育种技术管理措施,加快选育、培育或引进具有明显品种特征的8~10个观赏品种、奶驴品种、肉用品种或乳肉兼用品种。

          (2)抓好养殖是关键。养殖是畜牧产业的核心环节。首先,要积极实施人才战略;其次,养殖企业要在人性化服务等方面加强。另外,适当发展机械化,用机器代替人工。

          推进机械化自动化养殖。

          建立健全疾病预防体系。

          加强饲料研发,推进饲料加工专业化。

          (3)产品加工与营销。驴产品加工推广生产标准化、产品多样化。

          多数中小规模的驴产品加工企业,其加工技术尚需提高

          规模大的加工企业主要是品牌提升和推广,使其得到全国更多的消费者认同和接受。

          产品深加工是制约驴产业化发展的“瓶颈”环节。加工企业的发展可以盘活整个驴产业链,提高驴产品附加值。

          (4)驴产业发展的资金保障。 

          资金是产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政府方面出台相应资金扶持政策。如聊城出台的扶持政策

          政银联动。积极组织协调齐鲁银行、潍坊银行、莱商银行和邮储银行开展金融支持畜牧业发展贷款贴息合作, 并与莱商银行开展了融资增信合作(政府出资500万元担保金,银行提供5000万元的贷款授信),扩大养驴贷款规模。

          是企保互动。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方式提供资金支持,如巴林左旗。

          有实力的专业合作社也可以在其内部成立专门的资金互助,通过吸收社员存款,为需要资金的社员发放贷款或赊销。

          驴产业在贫困山区还可以起到很好的产业扶贫的作用。

          (5)社会化服务。 

          农业社会化服务是指为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提供的服务,其内容十分广泛,包括物资供应、生产服务、技术服务、信息服务、金融服务、保险服务,以及农产品的运输、加工、贮藏、销售等各个方面。

          (6)政策保障。要实现驴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就必须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政策保障体系。


    3

    地方产业扶持政策经验分享

    结合国家政策导向,多地政府试点政策出台,收效明显







    2014年聊城市委市政府发展驴产业,5年内打造百万头存栏,建立政府推动、企业拉动、金融参与、合作社为主体的养殖模式。






    我们需要做什么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