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房产汽车 > 正文
    购物车
    0

    途昂加价4.5万合理吗?官方:不支持但没办法

    信息发布者:侯晓淳
    2017-05-10 14:50:02   转载

    作为上汽大众的重磅车型,途昂果然不负众望,3月上市至今,销量已有了不错的表现。

    鉴于此,上汽大众全国各地经销商纷纷下手,给这款炙手可热的SUV又加了一把火。不过,这把火烧到了途昂本身还算“厚道”的价格上。

    近日,《隔岸观车》以要购买途昂一款中配车型为由,走访、致电了上汽大众途昂全国30多个省及直辖市的几十个销售网点,并整理出“途昂中国‘加价’地图”。

    从调查数据来看,上汽大众途昂在全国存在普遍加价行为,加价幅度为2万-4.5万元不等,加价方式包括现金和“高额”捆绑汽车装饰

    然而,途昂即便加价提车仍要等待,等待时间普遍在3个月以上,有些城市提车甚至需要等待半年。

    据上汽大众经销商透露,途昂加价是因为这款车卖得非常火,车型产量不足,消费者想要先提车,就必须“加价”。

    随后,《隔岸观车》致电上汽大众官方客服。客服表示,已接到不少客户反映加价问题的电话,厂家不支持经销商加价销售,“但经销商作为独立的主体可以自行决定零售价格,并不受厂家的控制,所以具体的价格还需要消费者和经销商协商”。

    对上汽大众而言,新车加价销售已不是新鲜事。之前途观、帕萨特等新车上市后,都有过加价销售现象。“加价销售”这件事对企业来说似乎是件好事,说明品牌受消费者欢迎、车型卖的火。

    不过,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加价销售”对汽车品牌显然是一把“双刃剑”。

    一方面,这反映出车企对经销商管理存在严重问题。汽车主机厂集体默许和纵容,使原本一直暗箱操作的加价售车行为,完全不加遮掩地成为紧俏车型的销售惯例,美其名曰“供求关系决定价格”。

    其实,这是在破坏市场公平竞争和大部分消费者权益。

    另一方面,消费者对加价销售的反感是显而易见的,途昂的加价网上早已骂声一片。但因维权成本过高,消费者无可奈何只能接受,有消费者气愤地形容这些行为是“趁火打劫”。

    由此对品牌带来的伤害也是不言而喻的。如果说,在此前中国车市高速增长的时代,“强势”的大众还可以忽略这样的“伤害”。

    那么在中国车市已进入微增长的背景下,大众再选择忽略消费者的“愤怒”,结果恐怕就不一样了。

    相比之下,去年发展势头非常迅猛的自主品牌里,也不乏提车需等3个月,甚至半年之久的车型,例如吉利博越等产品。

    然而,与上汽大众截然不同的是,面对同样供不应求的情况,目光长远的自主品牌,却做了不同的选择。

    以吉利和长城汽车为例,厂商表示绝对不允许经销商加价销售行为出现,一经发现,经销商轻则面临重罚,重则可能被取消代理权。

    这跟上汽大众“事不关己”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背后也是近两年自主品牌和合资品牌发展速度的鲜明对比。

    可以说,自主品牌对中国汽车市场和中国消费者始终保持尊重的态度,是其近两年飞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