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头条热点 > 正文
    购物车
    0

    京东上市以来单季首次盈利,这份财报有很多值得注意的信息

    信息发布者:侯晓淳
    2017-05-10 15:20:50   转载

    京东自2014年上市以来首次实现季度盈利,这份财报有哪些值得注意的信息?

    5月8日,京东发布了2017财年第一季度业绩报告。

    财报显示,京东2017年第一季度净收入为762亿元(约111亿美元),同比增长41.2%。剔除京东金融,2017年第一季度净收入为752亿元,与2016年第一季度的538亿元相比,同比增长39.8%。


    2017年第一季度经营利润为8.431亿元(约1.225亿美元),去年同期经营亏损为8.649亿元。

    京东2017年第一季度的盈利,竟然超过了2016年整整一年的盈利,京东的这份财报可谓是非常靓丽。

    以下为主要数据:

    交易额:2017年第一季度交易总额(GMV)达到1841亿元人民币(约267亿美元),相比去年同期交易总额129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2%。

    用户数:截至2017年3月31日,京东过去12个月的活跃用户数为2.365亿,较去年同期的1.691亿活跃用户数,同比增长40%。

    订单量:2017年第一季度完成订单量为4.771亿,与2016年第一季度的3.421亿订单量相比,同比增长39%。

    移动端:2017年第一季度通过移动端渠道完成订单量约占总完成订单量的81%,同比增长56%。

    现金储备:截至2017年3月31日,京东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受限资金及短期投资共计350亿元人民币(约51亿美元)。

    净收入:2017年第一季度净收入为762亿元人民币(约111亿美元),同比增长41.2%。剔除京东金融,2017年第一季度净收入为752亿元人民币,与2016年第一季度的538亿元人民币相比,同比增长39.8%。

    经营利润:2017年第一季度经营利润为8.431亿元人民币(约1.225亿美元),去年同期经营亏损为8.649亿元人民币。

    京东战无不胜的利器

    从2005年向电商转型开始,京东的主要产品集中在3C和家电领域。从2008年开始,京东在3C和家电的基础之上,又增加了日用百货商品。当时京东向百货转型的原因在于,其网站用户流量足够庞大,同时丰富京东的商品可以更好的满足用户需求,京东开始从一个IT电商向全品类百货商城转变。

    2008年是京东的一个拐点,这年京东商城的销售额达到13亿元,首次超越当当、卓越亚马逊,成为中国最大的自主式B2C网站。

    但2008年,对于刘强东也是最难熬的一年。刘强东曾经公开表示,自己有两次特别缺钱,第一次2008年,一天见七八个投资人,一星期见42个投资人,那是他唯一一次恐惧公司会不会倒闭,真的就一夜白头,最终还是找来了2100万美元的B轮融资;另一次是2012年,他与苏宁价格战,与张近东打赌公司增速,还要听当当创始人李国庆嚷嚷“京东资金链断裂”,同年11月份京东获得4亿美金的D轮融资,而头一年刚刚获得了15亿美元的C轮融资。

    2009年春节前后,由于节假日需求旺盛,京东订单大幅增长,但是由于缺乏可控的物流和配送体系,这段时间大量订单出现延误或取消,京东甚至被迫在网上发出公告让消费者到别处去订购商品。

    在遭遇了这次物流瓶颈后,刘强东开始将重心放在物流仓储体系建设上,并不断加大对供应链能力的投入。

    他曾坐在爆了仓的仓库里细思,亚马逊究竟把钱花在哪儿了?然后他明白了一个道理:电商不是轻公司,要花大力气建仓库物流、拓品类。他为此与投资人吵架,甚至与他们签下君子协议,“你要么对结果负责要么不要干预我的管理”。

    2011年京东进行了新的一轮融资,所获得的15亿美元几乎全部投入到物流和技术研发的建设项目中,而自建物流如今也成为了京东重要的竞争利器,效率的提升在财报中的体现也是立竿见影。

    对商业企业来说,存货周转天数也是一个重要的数字。存货周转速度越快,存货的占用水平越低,流动性越强,存货转换为现金、应收账款等的速度越快。提高存货周转率可以提高企业的变现能力。一季度,京东库存周转天数继续维持在37.1天,这个数字在行业内是领先的。

    效率的提升在现金流上反映的很明显,截至2017年3月31日,京东过去12个月的经营现金流为102亿元人民币,相比2016年同期经营现金流2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05%。

    除了自建物流外,刘强东一直把追求品质视为京东的基本准则。10余年,京东能从中关村一个小柜台,到如今跻身全球前十大互联网公司之列,与其对品质的追求分不开。当时中关村假货泛滥成灾,但刘强东没有随波逐流,坚决不做假货山寨货,老老实实地卖正品,并始终按照一个较低利润的价格卖,能赚100块他肯定只赚80,“太高的利润会迎来几千上万的竞争者”。

    如今,配送及时、正品、低价成为京东的标签,也成为京东战无不胜的利器。

    京东不止于电商

    京东起于电商,但已经远不止于电商,目前京东集团业务涵盖了京东商城、京东到家、跨境购物与京东金融。

    京东商城已成长为中国最大的自营式电商企业,拥有中国电商领域规模最大的物流基础设施,也是全球唯一拥有中小件、大件、冷藏冷冻仓配一体化物流设施的电商企业。

    京东到家于2015年3月正式独立运营,是京东集团重点打造的O2O生活服务平台,是基于传统B2C模式向高频交易领域的重要提升。2016年4月,“京东到家”与中国最大的众包物流平台“达达”合并,成立新公司。

    京东在跨境进出口业务方面也制定了详细的发展规划,成立了“京东全球购”平台。目前,已开设的国家馆有“欧洲馆”、“韩国馆”、“日本馆”、“澳洲馆”、“美国馆”、“加拿大馆”、“新西兰馆”;已开设的地区馆有“台湾地区馆”和“香港地区馆”。

    京东金融集团,于2013年10月开始独立运营,定位为金融科技公司。京东金融依托京东生态平台积累的交易记录数据和信用体系,向社会各阶层提供融资贷款、理财、支付、众筹等各类金融服务。2016年1月,京东金融宣布获得来自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嘉实投资和中国太平领投的投资人的投资,融资金额66.5亿。此轮融资对京东金融的估值为466.5亿。


    如今的京东介入了很多领域,有人不禁要问:京东的业务边界在哪里?

    刘强东的回答是,“我们非常清晰,和电商无关的事情不做,包括做京东到家等都是以电商为主线,如果生意和电商没关系想都不想,碰都不碰。京东永远只做B2C,以电商为主业,不断去创新和完善它。”

    京东高管解读第一季度财报

    财报发布后,京东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刘强东、首席财务官黄宣德以及京东商城首席执行官沈浩瑜出席了随后举行了分析师电话会议,解读财报要点并回答提问。

    以下为分析师问答环节主要内容,有删减:

    美银美林分析师梁伟亮(Eddie Leung):我有两个问题。首先,我们注意到今年第一季度每订单履约成本相比去年同期有所改善,那么本季度订单规模为何能提高?明年会延续这种趋势吗?第二问题,黄总刚才提到应该对今年剩余几个季度的利润保持较为谨慎的态度,那么哪些核心产品品类的表现会不及第一季度呢?

    黄宣德:实际上,从去年第四季度起,京东订单规模(ticket size)就开始有所改善,部分原因是电子产品品类的销量增长迅猛,由于这种产品品类的占比变化,至少它对日用百货品类的冲击变得越来越小。第二点,日用百货(即快消品)的订单规模同样有了很大提高,这当然也对订单履约成本的改善带来积极影响。

    我们以前就曾说过,京东对快消品及该品类用户转化率的投资所能取得的成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提升订单规模的能力,因为消费者越来越习惯于在线上购买百货用品。这种趋势背后的原因确实让人深受鼓舞,用户在每个订单上的开支越来越大。京东所有产品品类的订单规模都有所提高,除了日用百货,过去两个季度京东第三方平台上所有产品品类的每订单规模都改善了。

    说到第一季度P&L(损益表),京东表现得非常好,但别忘了,京东在第一季度的市场营销投入通常相对较低。例如在第二季度,京东在每年6月18日的店庆日营销投入非常大,我们会向用户大规模返利。此外,我们以前还透露京东计划在今年上线一些新战略项目,有些项目刚刚启动,还有些项目还没有启动,第一季度财报中并未完全反映这些新项目的成本。我只是大概谈了谈对公司利润的看法,并不是对未来几个季度业绩的具体预期。

    花旗集团分析师艾丽西娅·雅普(Alicia Yap):我的问题关于京东新业务线。剔除京东金融,第一季度京东新业务线的收入大概为9亿元人民币。那么请问有多少来自于京东在印度尼西亚的业务部门?另外,京东印尼子公司是不是主要属于京东自营业务?管理层对印尼市场的未来潜力有何看法,以及京东在印尼市场的整体战略和目标?

    黄宣德:您注意到了这一细节,这的确是指京东金融之外所有的新业务。它包含了京东在海外市场的业务,比如在印度尼西亚和其他业务。公司不便透露具体细节,但是印尼业务属于其中的一部分。我们非常看好整个东南亚地区的市场潜力,但目前不会对市场空间和交易发表评论。

    刘强东:我在此跟大家分享一下京东在东南亚特别是印尼的市场战略。在进入印尼市场的前五年,京东最主要的工作还是基础设施的建设。像中国一样,我们在印尼建立了自己的物流网络,同时还在印尼投资建设了“最后一英里”(last mile)送货网络。这些工作都需要一定的时间。今年京东印尼子公司增速非常快,但基数很小,订单数和收入都不是我们的主要目标,京东当前主要工作是做基础设施建设,一旦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以后,我们相信只要能在印度保证最好的用户体验,终有一天京东会获得印尼消费者的认可。

    摩根士丹利分析师格蕾丝·陈(Grace Chen):我的问题与利润率趋势有关,管理层能否给出利润率的中长期目标,比如未来两三年的利润率目标,以及实现利润增长目标的因素,比如自营业务利润增长,或是第三方业务的用户转化率上升?另外,能否谈一谈物流网络扩张对利润率增长目标的影响?

    黄宣德:公司不会对短期利润率水平发表评论,而是仍然坚持以往的原则,只对中长期利润率水平发表看法。如果你看一看京东自营业务,我们更愿意用直销业务的毛利率与行业内最主要的线下零售商进行比较。京东当前的毛利率仍然比行业平均水平低了10%。这意味着,我们仍然有很大机遇去继续提高毛利率水平——我们不仅可以通过扩大用户群来做到这一点,而且还可以通过规模效益以及创建帮助顶尖合作伙伴的联合项目来达到这一目标。

    说到支出,大家可能看到,相比京东商城的扩张速度,我们的投资开始减速,但在整体开支上京东仍然比竞争对手高出5到6个百分点。这也是推动京东未来长期利润增长的重要因素,因为京东的运营效率好于主要竞争对手,因此,我们可以向消费者提供更低的价格,但利润率仍然能保持在不错的水平。根据这些指标,大家自然而然会觉得,京东自营业务的净利率将至少与最好的线下零售商持平。

    传统上,线下零售商的净利率在3%到5%之间。如果考虑到更激烈的竞争环境的影响,净利率也应该能达到2%到4%之间。第三方业务的利润率无论在美国还是中国都相当高,如果你从GMV中提取出净利润率,那么应该在1%到2%之间,然后依照营收算出净利润率水平,通过这些指标,你可以计算出这项业务的长期利润率目标。这还没有计算新业务的营收贡献。

    刘强东:从长期来看,京东的净利润率水平会超过任何一个线下零售商。

    盛银行分析师罗纳德·龚(Ronald Keung):我的问题与京东线下项目有关。京东提出要在5年内开设100万家便利店,此前京东还宣布将开设5000家“母婴体验店”以及1万家电器专卖店,京东在不同时期提出了不同的目标。管理层能否详细介绍一下这些项目,以及京东对它们提出的营收和利润目标。

    刘强东:实际上,我们从去年开始就做了大量的线下生意拓展工作。除了大家在新闻中看到的这些项目,我们还有许多正在测试的品牌店面,只是没有公开宣布而已。除了一百万家“京东便利店”项目,我们目前还有将近两千个的京东帮项目,还会开设其他几百家商店,包括京东专卖店,京东之家。首先,所有这些线下店面都是加盟模式,京东并不直接运营这些店面,所以它们并不是一个特别大的模式。

    第二点,所有这些店面都有几个特征,主要设在人群比较其中地方,或者是线上覆盖的成本比较高的地方,比如说农村市场。我们为这些店面的合作伙伴输出京东的品牌、供应链能力以及物流服务,向他们提供包括支付在内的多种解决方案。我们相信,这种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模式,可以通过不同的产品品类覆盖不同的用户群体,能够给各个人群带来良好的用户体验。最后一点,从设立第一天开始,这些店面的运营模式与我们线上模式就不同,京东的策略都是不要亏损。

    中金国际(CICC)分析师娜塔莉·吴(Natalie Wu):我的问题关于订单履约。管理层能否谈一谈京东相对于竞争对手在这个方面的优势,这个季度有多少商户使用京东物流服务?上个季度,管理层表示客单价更高是因为季节性促销活动造成的,那么这个季度的原因又是什么呢?最后一个问题,随着京东成立了物流子集团,这是否意味着京东将在物流领域展开大规模扩张?

    黄宣德:第一季度,京东物流仍然为第三方平台上的商户提供快递服务。经过两三个季度的发展,京东物流的订单数量非常大,增长幅度接近于10%。京东建立物流子集团主要是着眼于国内市场,为合作伙伴供应商提供更好的物流服务。这确实也是京东相对于竞争对手的一个优势。

    刘强东关于京东成立物流子集团一事,我还想补充一点。第一点,中国物流市场机会广阔,虽然这个市场今天已经非常大了,以前大部分公司都是采用自建的方式,最近两年这种趋势越来越明显,越来越多的品牌公司开始将自己的物流外包。第二点,京东物流经过我们过去十年持续不断的投资,我们已经覆盖了空调、电视机等大件物流网络。对于中小包裹,到今年我们将覆盖中国全部人口。

    我们的冷链仓配一体化网络,基本上已经具备的雏形。我们已经覆盖了中国一百个以上的城市。我们还有众包物流(京东到家和达达合并后成立的公司),我们还有跨境物流,在中国已经建立了多个跨境物流保税仓。过去我们服务了许多企业采购,以及今年做的百万“便利店”项目,所以京东B2B物流体系已经即将搭建完成。

    京东物流可以说是目前中国市场上唯一一个具有六大物流服务能力的物流公司。这主要得益于京东拥有各种不同的购物场景,所以给了我们很好的机会,建立了这些物流能力。我们成立京东物流子集团是为了更好将这些物流产品向全社会开放。过去我们主要向电商开放,今天在成立这家公司之后,我们的目标很明确,那就是向全国所有有物流需要的企业和事业单位开放。我相信,终有一天,京东物流会从今天这种以成本为中心,逐渐过渡为以业务为中心,为股东创造巨大的价值。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